冷轧产品常见缺陷原因及预防措施(二)①锈蚀 定义: 薄钢板表面局部呈不规则的点状、块状、条片状的锈斑,轻微者颜色浅黄,较重者颜色为黄褐色或红色,严重者为黑色,表面粗糙。 成因: ⑴ 钢板与周围介质(空气、水、气等)接触,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铁的氧化物(氧化亚铁、三氧化二铁、四氧化三铁); ⑵ 退火钢卷在中间库停留时间长(大于10天),表面可见局部点锈,相对湿度大,或厂房漏雨,加速锈蚀; ⑶ 钢板涂油不均,在未涂油处出现红、黄色锈; ⑷ 防锈油水份多,质量差或钢板包装后,运输途中进水、湿度大,存放时间长,易出现黑色锈。 预防措施: ⑴ 采用防锈能力强、易乳化,又易清除的防锈油; ⑵ 防锈油必须均匀地涂在钢板上,发现涂油不均或漏涂,必须检修涂油机; ⑶ 合理组织生产,防止钢卷在中间库存放时间过长。 处理方法: 在精整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锈蚀缺陷可以直接导入次品垛板台;对于已垛入成品的板材可采用手分的方式进行分选;锈蚀量较大时,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判为让步产品或利用品。
②粘结 定义: 罩式退火钢卷层间互相粘合在一起称为粘结,粘合的形式有点状、线状和大块面积粘合,粘结较严重时,手摸有凸起感,多分布于带钢的边部或中间,严重的面粘结,开卷时被撕裂或出现孔洞,甚至无法开卷,成为“死卷”。 成因: ⑴ 带钢表面粗糙度太小; ⑵ 冷轧时卷取张力过大或者张力波动,板形不佳,造成隆起,在层间压力较大部位产生粘结; ⑶ 板形不良,产生边浪和中间浪以及塔形、溢出边,吊运夹紧时局部挤压以及堆垛时下层受压等,造成局部压紧粘结; ⑷ 炉温控制不当,温度过高,循环风机损坏,温度不当,仪表不准,热电偶放置不到位,煤气发热值波动; ⑸ 钢质太软,钢中碳、硅含量少,粘结倾向高; ⑹ 退火工艺制度不合理,退火时间太长或退火工艺曲线有误。 预防措施 ⑴ 正确选择卷取张力; ⑵ 控制好第五机架工作辊粗糙度; ⑶ 控制好板形和卷形,减少焊缝区超厚,防止撞击、压伤; ⑷ 按堆垛原则堆垛,将塔形卷、溢出边卷放置钢卷上部; ⑸ 遵守退火操作规程,控制退火温度和时间; ⑹ 保证退火设备的完好性,检测仪表准确,电偶插放到位等。 处理方法: 无手感,不明显的条状粘结,其产品可判为合格品;条状粘结痕迹明显或有手感的,应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将其判为让步产品或利用品。
文章分类:
技术
|